吳亦凡刷榜事件被群嘲,刷榜歌曲點名道歉,他沒有道歉,因為吳亦凡在這件事情中也不算有錯,這件事情能不能被定性為刷榜還有待商榷。刷榜的意思是一些公司或者團隊的人為操作行為,憑借一些高科技手段把藝人的排名推到最高的位置,以此來制造一種虛假繁榮的假象。主要是為了能夠迅速的把藝人、或者是藝人的作品迅速的推廣出去。
在吳亦凡刷榜這件事情中,是吳亦凡粉絲的行為,因為吳亦凡的粉絲人數(shù)眾多,粉絲的在購買過程中也不是單張購買,正是因為吳亦凡粉絲瘋狂的購買能力,使得吳亦凡一直高居榜首。但是外國人對第一名吳亦凡并不認識,對這個成績也不能夠認同,所以就有了吳亦凡刷榜的說辭。粉絲的錢都是真金白銀,都是正規(guī)渠道購買的,不能夠算是刷榜。
中國人多,購買力也強,吳亦凡能夠高居榜首和這兩個原因有關(guān)系。除此之外,就是粉絲對明星的這種瘋狂崇拜,吳亦凡被質(zhì)疑榜首的一大原因,就是因為吳亦凡的實力還達不到這個位置,所以做到這個位置就有些坐不穩(wěn)。每一個觀眾對音樂的審美和需求是不一樣的,按照當時的排行規(guī)則,吳亦凡第一名的成績是真金白銀的。
有一個詞叫作“曲高和寡”,通俗的東西有時候往往更受歡迎,也許在價值方面還有待商榷,但是在需求方面就不一定了。質(zhì)疑吳亦凡的主要就是華而不實,因為只要是一張帥帥的臉就足以迷惑眾生,甚至被捧上更高的位置。高處不勝寒,吳亦凡受到爭議也是非常正常的,其實每一個歌手的市場是不同的,只要找準自己的位置就是可以的。
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沒有辦法用道理解釋的,最好的東西不一定是最受歡迎的,最受歡迎的也不一定非常是最好的。這個是吳亦凡首張全球上映的專輯《Antares》,因為刷榜反而讓更多人認識到、不喜歡吳亦凡,但是同時更炒熱了吳亦凡。批評是有力量的,很多時候比贊揚更容易讓一個人紅,讓產(chǎn)品有熱度。